当前位置:首页 > 两地风情 > 粤港澳风情
分享到:

银湖湾:围垦湿地华丽转身

时间:2011-11-2 16:20:09    |    信息来源:深圳市贵州商会    |    发布者:

秋日傍晚时分,梁伟权时常会走出宿舍去散步。夕阳下,鱼塘金光闪闪,甘蔗林随风摆动,不时有白鹭从头顶飞过,落在远处水草丛中。这里,与11年前他刚来时并无两样。

梁是广东江门新会银湖湾管委会文化站站长。银湖湾位于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的崖门水道西岸,东与珠海市斗门县隔海相望,西与台山市都斛镇相连,北接崖门镇,南临黄茅海。这里原本是一片海滩,1969年开始围海造田,才形成如今大片的绿洲。

2000年他大学毕业,来到银湖湾工作,当时这里叫新会围垦工程指挥部,2005年才易名为银湖湾湿地公园管委会,两年后改为现名。

随着名字的更改,银湖湾也试图来一个华丽的转身,由农业经济步入旅游经济,有一个度假区已经开工。

银湖湾的故事

银湖湾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历史上。

未开垦前,银湖湾是银洲湖出海口西侧的一块滩涂。银洲湖是潭江的最后一段,潭江从新会港到入海口的这一段,当地人习惯上称为银洲湖。潭江是珠江水系的一条径流,发源于广东阳东县。

银洲湖出海口是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的崖门,而银湖湾刚好位于崖门与珠江另一出海口虎跳门交汇处的西面。如果时间在往前推进,就会发现,银湖湾的形成,要得益于“沙进海退”。

“广西崩山,广东成田”。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的新会,主要受西江支流和潭江水道的影响,每年上游的洪水夹带着泥沙,顺流而下,在崖门和虎跳门外,受海潮顶托而沉积。尤其冬令夜潮的咸水季节,海边村庄的水头,一夜间便沉淀了一层泥浆,群众称为“咸潺”,地理科学叫絮凝作用。因此,海口门外滩涂的淤涨,是个自然规律。

公元前的新会,会城至都会一代还是海岸,到公元960年前后,才逐渐形成银洲湖和崖门。那时珠江三角洲的海岸线,每年向海中推出30多米。建国以后,随着江河上游的开发,珠江三角洲的海岸线,平均每年向海中推出70多米。

所以,现今新会的地貌,其发展与形成,大体上是一部围垦历史。从明末清初到新中国成立的300年内外,新会南部的崖南,先民们开垦了6000多亩稻田以及2000多亩旱田。人们聚居逐渐形成7条村落,共计农民2000多人,渔民500多人。

崖门形成之后,作为珠江出海口之一,并无特别,直到1279年南宋王朝于此覆亡,它才在历史上名声大振。

那一年,元朝大将张弘范大举进攻南宋王朝在新会崖山建立的小朝廷。宋室左相张世杰率20万大军,将船只连在一起,与元军在银洲湖上血战23天,终究不敌,被元军拔下军旗。右相陆秀夫见突围无望,背着南宋五岁的小皇帝跳海身亡。张世杰则率残部顺海南下,途中遇飓风全军覆灭。

围垦时代

未开垦的银洲湖非常荒凉。围垦指挥部所在地古洲角,过去荆棘丛生,蛇行鼠走,满目荒凉,一直以来被称为“鬼咒角”。这一切,在42年前开始改变。1969年6月,当时的新会县领导决定在那里围海造田,向荒滩要粮食。同年11月,成立了围垦指挥部。其总体规划是造地面积10万亩,分级进行。

1971年,新会全县20多个公社4000多名民兵,进军围垦。“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我们如今难以想象的。”梁伟权说。

新会2001年编制的《造地人》一书中,有文章是这么描写当时的自然环境:海边蚊子特别多特别饿,附在人身上拼命咬,一咬一个红疙瘩,又痒又疼,一手拍下去满是血;太阳落山后,是一群一群的大蚊子,驱之不去……还有沙虱,不分昼夜,难以躲避……”

开荒者用锄头、扁担和漂泥板等极为原始的工具,在围堤筑坝。他们陷在齐腰深的淤泥里,用双手,一层稀泥一层树枝,把海滩上的堤坝垒起来。但刚垒好,又陷下去或被潮水冲走,他们不得不一次次重来。

就这样,以人海战术式的“人肉”开荒,1978年,完成第一、二级造地1.4万亩。一级造地成围后,垦区人员试种了一些植物。结果,甘蔗平均亩产5吨,红萝卜一个几斤重。

1988年,三级造地的第一期工程1万亩完成,1999年,第二期4万亩也完成。当然,从1987年开始,围海已经不是完全肉搏,而是逐渐采用机器。1999年,围垦区工造地6.4万亩,累计完成土、沙、石2735.983万立方米。如果用这些土方来筑一条高1米、宽10米的路,从新会围垦到北京还绰绰有余。

1998年,垦区的农业产值为9016万元。“银湖湾九宝”非常有名,“树上三宝”,柑、桔、橙;“地里三宝”,芋、葛、藕;“水中三宝”,鱼、虾、蟹。工业在垦区也有一定发展,1998年,该地工业产值达到4350万元。

到了21世纪,银湖湾的围海还在继续。2009年4月,广东的围海造地计划—“蓝色国土规划”获国务院批准,银湖湾1.78万亩区域建设用海项目成为广东围海造地特批项目之一。

“我们现在围海,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围海是为了造田,但是我们现在是有项目建设需要,才去围海。”梁伟权向记者解释道。

转型之路

梁伟权所言的“项目”,就是银湖湾近年来致力于推行的旅游度假区项目。

2000年,梁伟权来银湖湾时,垦区指挥部经济收入主要是土地租金和农业税。“但2004年国家宣布取消农业税后,我们的收入就少了一部分。”梁伟权说,“另谋出路是必需的。”

2005年,银湖湾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挂牌,围垦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即湿地公园管委会与围垦指挥部)运作,并逐步实现“湿地公园管委会”取代“围垦指挥部”,最终完成围垦区的转型工作。这意味着,围垦开始转身,由低附加值的农业经济转向旅游休闲。

“我们自然环境很好,新会又要打造珠三角的休闲之都,所以我们决定搞生态旅游。”梁伟权解释道。

农业用地租金目前每亩每年2000元,而商业用地租金则高达1万元。更不用说发展旅游的其他效应。

2005年,该管委会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进行生态旅游的概念性规划,将银湖湾化成三大片:滨海湿地保护片,生态休闲度假片和旅游农业示范片。

2006年底,由香港和记黄埔[72.00 2.06%]地产集团投资21亿元开发建设的游艇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落户银湖湾,这是银湖湾第一个大型旅游投资项目。

该项目总用地规模为3500亩,将以水文化为依托,游艇为品牌,打造粤港澳地区高端的水上休闲度假区,主要开发内容包括度假酒店、游艇俱乐部、游艇会展商务中心、意大利风情小镇等,预计8年内全部完成。

随着游艇旅游度假区项目的推进,该项目的龙头拉动效应已逐渐显现,计划投资1.5亿美元的国际健康度假村项目已签订了投资意向书和协议书。

梁伟权站在海堤上,指着海对面的珠海斗门,“海泉湾就在那里,我们的自然地理环境跟它完全一样。”

海泉湾是珠海有名的旅游度假区,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首家“国家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由香港中旅开发,2006年开门迎客。

然而,近在咫尺的两个地方,有两个旅游度假区,同质化竞争之隐忧犹存。更令人担忧的是,离银湖湾不远的广州南沙,也在搞游艇度假区,内容大同小异。

收藏本文章    |    复制本页地址    |    顶一下(1)    |    踩一下(0)    |    更多粤港澳风情    

网友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点击更换
登录 (请登录发言)
深圳市贵州商会
服务团队
秘书长 王弟伦 秘书长 王弟伦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外联部 金素文 外联部 金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