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贵州新闻 > 黔东南州
分享到:

丹寨现象:从“贾理”文化到“创智之城”

时间:2011-12-29 18:05:10    |    信息来源:深圳市贵州商会    |    发布者:admin

从“贾理”文化到“创智之城”

——苗族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丹寨现象”透视

  隆冬时节,记者带着疑问走进8任省长联系的国家级贫困县——丹寨。近年来,这里出现一种独特的现象:经济虽处于欠发达、欠开发,文化却表现得异常的活跃。现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在丹寨,王凤刚、孙红莺、王阿勇、王兴武、余秋阳、杨正能、杨正平、杨芳等名人,个个身怀的艺术绝技震惊国外享誉华夏。独领风骚的《苗族贾理》,沉睡千年愈发鲜活的“古法造纸术”,穿越时空、携唐宋遗风的“苗族手工刺绣”、编织技艺,技惊美国白宫的“苗族蜡染技艺”,惊艳艺坛、声名鹊起的“锦鸡舞”……

  从“贾理”文化中获得彻悟

  走进丹寨那天,天气骤然寒冷,但县委书记张淼却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给人浓浓暖意。他告诉记者自己感到很幸运,刚到丹寨正遇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不久,没想到《苗族贾理》撼动了京城,让丹寨频频出现在媒体。让记者来透视文化“丹寨现象”,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

  《苗族贾理》编撰整理者——丹寨县退休干部王凤刚的事迹在全国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一时间,丹寨这个偏僻小县如石坠平湖,在全国掀起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美丽的涟漪。

  王凤刚身瘫志坚30年如一日守护苗族文化的事迹,引起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高度重视,并作出加强宣传报道的重要批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原省长石秀诗从新华社国内动态上获悉后欣然作出批示:“王凤刚同志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潜心研究,出版了“非遗”专著苗族文化遗产《苗族贾理》,可喜可贺!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虽身患重病仍坚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省委书记栗战书,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也分别作出批示。谌贻琴部长批示:“请中央驻黔媒体和省级媒体对王凤刚同志的事迹做采访报道,这是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活教材。”

  11月29日下午,黔东南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州委统战部部长唐官莹受州委书记廖少华、州长李飞跃的委托,专程赴丹寨县慰问。

  王凤刚的先进事迹受到中央、省、州领导高度重视,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成为丹寨人民、黔东南乃至贵州的骄傲。

  传说《苗族贾理》的雏形,产生于苗族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其早期版本随着苗族先人大迁徙到贵州,散布在今丹寨、麻江、凯里、雷山、黄平等县市,大概在清雍正时期形成了各地流传至今的版本。乾隆皇帝在张广泗关于贵州六厅“苗疆事宜”的奏折曾这样批道:“苗民风俗与内地百姓迥别,嗣后苗众一切自相争讼之事,俱照苗例,不必绳以官法。”这里所说的“苗例”,就是苗族的“贾理”,足见其重要影响。

  《苗族贾理》是口头传承,有办班传授、家庭传承和拜师学习三种,传授的仪式庄严而特别。五一村解放初曾有10多位贾师,如今仅有一人稍懂且后继无人。结构完整的《苗族贾理》主要流传于丹寨县境内。清末至解放初期,全县境内学习、传授、应用《苗族贾理》的风气仍相当浓厚,人们以懂得贾理、遵从贾理为荣,其传承风气一直延续至今。

  王凤刚带病业余研究30多年,搜集整理译注的苗族口传经典《苗族贾理》,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她已成为丹寨、乃至贵州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记者悟到:这部被苗族史学界称之为“苗族百科全书”、被苗族人民奉为“圣经”和“法典”的、博大精深的《苗族贾理》,难道不就是这方水土人文教化的源头!

  “网络”成就高产词作家

  丹寨,是十万大山山麓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偏远小县。但就在这里,有一位词作家,她的网络名字叫“玉镯儿”,本人姓名叫孙红莺。就是这位才女,以一阙凄美幽怨的《白狐》红遍全国。网络中被称为“2006年令无数人感动的歌曲”,点击率高达1000多万人次,创下网络点击率历史新高。

  2004年以来,以“玉镯儿”网名在网上发表了歌词800多首;被网友谱曲和传唱的已经有200多首,制作成专辑的光碟有50多首;2007年,参加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贵州省作家协会联合承办的“2007年贵州省歌词创作大赛”,孙红莺创作的《我在贵州等你》荣获二等奖;《贵州,花一样的地方》获入围奖;2010年《我的中国我爱你》被国内众星联袂演绎,成为主旋律歌曲;2011年《家乡的味道》被评选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曲”入围36强。

  丹寨,是黔东南自治州苗族文化发展的生力军,一个小小的县能够走出全国知名的高产词作家,在全省实属罕见。

  文化“变钞”的诱惑

  在丹寨寻找民族文化,不难。可在县城、乡镇、村寨触摸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气息。记者足迹所至,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的民族文化,正在追逐着“变钞”的诱惑。

  在古老的造纸遗址石桥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兴武忙得不亦乐乎。他开着小货车跑城里发货,又要到古纸的生产基地--穿洞纸坊去布置生产任务,还要到县里去领取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补贴。在路上,记者"拦截"下他,这个腼腆的农家汉子,终于吐露了实情:2011年,除中国、美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四馆专用纸的生产外,其他订单不断,到年底将实现500余万元的总销售收入。南皋石桥村的造纸业,已然成为全村农户的主要增收来源。

  在县城。一幢原来是农委的办公楼,2009年就在蜡染投资商宁曼丽的经营下成为吸引人们的地方。一楼画蜡车间,20多名苗族妇女部分日夜巧手点蜡,一张张古朴的蜡画,透射着苗族创造历史的智慧。70多岁的老妇人、18、19岁的花样女孩、30、40岁的成年少妇,在优雅古朴的飞歌声中,描绘着美好的生活画卷。据介绍,仅丹寨县境内,已有300多名农村苗族妇女,实现了每月1500元左右的收入。

  在卡拉村看到,一车车竹子原料正往村里运,备足料利用春节农闲加紧编鸟笼,成了每年的传统。全村年加工鸟笼20万只收入200多万元,90多户人家今非昔比,到这里观鸟笼制作、吃“农家乐”的游人络绎不绝。

  在县城东北三里的东湖湖畔,有被誉为“芒筒芦笙之乡”的民族文化村——排牙村。这里竟是许多著名芦笙艺术家共同的故乡,他们之中,有刚刚夺得全国芦笙大赛金奖的杨正能,有号称“芦笙王”的著名演奏家杨正平,有省内知名芦笙手杨氏兄弟杨兆征、杨长沙,更有许多如杨正刚、杨通云等就职于省内各大歌舞团的优秀演奏员,他们曾代表中国民间音乐,到北美、西欧、东南亚及日本等国进行了多次文化交流,把苗家悠扬激越的芦笙吹响在异国金碧辉煌的舞台上。

  在守护中发展创新

  “当时真是又自豪又痛心,既为丹寨拥有如此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又为一些传统民族文化严重流失感到心痛。”说起2004年开展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丹寨县文广旅游局党组书记、旅游办主任陈光明心情五味杂陈。他告诉记者,经过调查,文化部门共收集整理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8项,并着手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2005年,丹寨出台《关于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实施意见》。通过5年多的努力,形成了“基础发动强根本,载体推动树品牌,项目拉动聚活力,产业带动出效益”的文化发展“四动战略”格局。至此,文化亮点不断涌现。

  2005年,丹寨苗族蜡染、苗族锦鸡舞、石桥古法造纸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苗族苗年、芒筒芦笙祭祀乐、苗族服饰、苗族贾理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阿勇、王兴武等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2007年、2009年,《锦鸡舞》、《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先后获得"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金黔奖。

  2011年10月,石桥古法造纸实现生产销售总值420万元,石桥黔山造纸合作社成为国家40个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之一。

  美丽新城的构图

  一朵朵、一串串民族文化奇葩,一个个民族文化传承人,成为丹寨独特"文化现象"的深层积淀和原生动力。这些,酝酿和发酵了厚重的丹寨文化,提升了丹寨人的“精气神”,“坚韧不拔,锐意图强”的丹寨精神在历史的进程中孕育、成型、放大,并作用于当下的创造中。

  丹寨,将以“蚩尤祭地云上丹寨”为总体宣传口号,做好龙泉山、石桥等景区景点和祭尤节、锦鸡文化节等民俗节日的宣传、推介工作。筹办蚩尤文化、苗族贾理文化研讨会,提升民族文化的品位和档次。以“无痕化”理念,依托石桥、龙泉山、排调河为支点,规划推出一批精品旅游路线,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

  “在保护传承中,着力依托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发展和创新,激发起新的活力”,县长侯美传这样告诉记者。他说,根据县委的思路,围绕苗族文化“丹寨现象”,在“十二五”期内,将借助金钟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实行文化和经济的双向互动,共同发展,全力将丹寨打造成宜业、宜居的“创智之城”。

  丹寨有条件、有人才、有优势干好这桩大事。2011年12月14日,县委、县政府借助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的优势,诞生了贵州第一家县级“博士工作站”,为丹寨打造“创智之城”又增添了重要的人力、智力支撑。

收藏本文章    |    复制本页地址    |    顶一下(0)    |    踩一下(0)    |    更多黔东南州    

网友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点击更换
登录 (请登录发言)
深圳市贵州商会
服务团队
秘书长 王弟伦 秘书长 王弟伦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外联部 金素文 外联部 金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