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服务 > 法律讲座
分享到:

论中国市场上的部门货币及法律问题

时间:2011-11-2 10:28:16    |    信息来源:深圳市贵州商会    |    发布者:

时间:2011年3月21日

地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王军:大家好!今天吴志攀教授来给我们讲“中国市场上的部门货币及法律问题”。在座的有很多毕业于北大的老师。北大法学院为我们法学院的建设输送了许多人才,我们法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有北大元素、人大元素,政法大学的元素等外来因素,也有经贸大本土元素,是多种元素的结合。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吴志攀教授讲座。

吴志攀:非常感谢王院长,也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我今天直奔主题,部门货币的法律分析我们就开始,我这上面采用的一些图片,图片都是一些公共网络的图片,没有任何商业推广的目的,只限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目的,如引用此课件,也只能限于内教科研。谢谢各位。

我所讲的货币有纸币、硬币、电子货币,银行卡或者信用卡,这都是我们法定的货币,都是银行发行的,在国内市场流通,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现在各位都坐地铁,或者坐公交,也会有公交卡,如果仅仅限于公交也没有问题,只是乘车方便的储值卡,随着网络的扩大,坐的人数增多,去年是1500万人次一天。地面公交就更多了,2500万人次,价钱虽然很少,但随着网络更加扩大,这就越来越多了。

一卡通实际上是储值卡,这跟信用卡不一样,信用卡是必须要有钱在账户上,相当于吸收存款,对发卡部门来说,双方都是没有利息了,值得注意的是,卡有支付和结算的功能,也有储值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发卡的企业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这种资金我把它称之为部门货币。因为它不在银行,非银行的部门,通过这种手段集中起来,这个词是我发明的。通过这种方式,发卡的企业,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这种资金我把它称为“部门货币”。

一卡通正在扩大范围,在地铁或者公交站边上可以刷,粥店的卡也可以坐公交、地铁。上海的公交卡也是这样,跟北京差不多,几千万人次,广州的公交卡也是一样,地铁里面7-11店卡与地铁卡通用,这完全具有一种银行的储值卡性能,这还不是银行发的,最主要的是交通都用这种储值卡消费,可以想象一下,将来中国会有多少人去做公交或者地铁?都是用这种同银行发的储值卡去用,储值卡越来越方便,将来地下的通道越来越发达,用这个卡很方便,显然它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潜力的储值的方式,结算的方式和支付的方式。这样公交部门像银行一样,虽然它不是银行。其实,各行各业均具有储值、支付、结算功能的储值卡,最简单的美容卡,5000元可以做美容、足疗,年卡,几万块钱天天可以去做,或者送给朋友,健身,更不用说了,浩沙、青鸟等等,这个卡可以作为礼品送人,可以打折,这些都是吸引人的地方。过去送烟送酒,现在送健康,给人一个健康卡,特别是结婚、生孩子都要用。现在美发刷卡,宠物店刷卡,齿科保健卡,最贵的是30万一张卡,给你种牙,自己种完,还可以给家人用,好朋友可以送他一个牙的卡。

资和信非银行金融,它跟很多商店加盟,这上面都是加盟商店,钱存在这个地方,然后到加盟店去消费、服务都可以,跟信用卡是一样的,但这次不是银行,它是一个民营机构,买书也用卡,新华书店你进去,后面会有人跟着你,你要刷卡吗?我去好几次,我都被人跟着,说我有卡,买的话打八折,你没有卡的话,就不打折,我说我也不认识你,我怎么接受你这个服务?他就替我结帐,八折的卡给他,他就赚八折的钱,他这个书是更便宜买的。这样你就能够看到名目繁多的购物卡真的有现金的功能,打折的优惠选择商品很多,这样就有礼品的功能,单位发福利的功能,拿了卡交税,电影卡也是这样,因为看电影很贵,《阿凡达》150块,酒店就更不用说了,高尔夫,电卡,现在北京市居民都这样,先买几千块钱电,把卡充上,这就有了,有了以后,到没有电的时候,再继续充值。

在新的一些小区,水都是要刷卡的,不刷卡卡钱用完了,水就停了,然后去买卡,再插上,才能有水,有些小区有热水的,有些小区有纯净水的,有纯净水卡,全都是。煤气也是这样,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电子化和证券化,使得这些部门用越来越多的卡,可以提前支付,可以提前汇款,增多公共设施的投资能力,成为最好的绩优股,这种情况使得投资的吸引力就更大。汽车进入家庭之后,卡也跟上了,我们到高速公路去交费排队拿钱麻烦,去买个速通卡,到那一刷,有一个专门的通道给这样的车,这有什么好处?打九五折。特别你到机场送人就特别的优惠,20公里的速度通过,公车尤其是如此,送人赶飞机特别的方便。加油卡也是这样、还有洗车卡,汽车保养卡。

校园现在也是如此,学校部门发了,你不是学生,学校不挣学生钱,外面人买这个卡,你要交20%到15%的手续费,收20%的手续费很贵的,餐厅服务费才10%,20%是相当的贵,校庆的卡也是一样。电话卡,现在都有手机了,不用这个了,手机没有普及之前都用BP机,现在都有手机了,就不用了,发短信了,这个技术是韩国人发明的,但收一毛钱是中国人定的。进入网络,3G就选WO,这都是先交钱,后消费。

卡真是无所不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更多的部分,正在代替货币,卡成为货币,部门的货币,把一个城市所有的卡都买齐了,你不需要带现金和信用卡、银行卡,你就用这些卡消费,就能打折。这些卡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可以解决衣食住行,储值卡发行的都不是银行,都有准货币的功能,通过储值卡巨额的先进,被发卡企业圈起来了,中性的,并没有什么不好,不在银行之下,在企业调动,有法律吗?有监管吗?没有。这种现象在国外存在吗?我就问了一下美国,美国就有信用卡,做什么都是信用卡,不会发展这种东西,美国打折怎么办?报纸上或者宣传的广告商给你下面有一角的东西叫做打折卷,把那个剪下来,结算的时候递上去会打折,或者到网站去买,十块的东西花五块就买了,有点像能吃饭的返卷。在欧洲有吗?也不多,欧洲跟美国差不多,用信用卡,日本有吗?日本也很少,就我们这儿多。美国商家和消费者难道都比中国人少吗?因为这个东西好,商家收的费用,消费者也得到打折的实惠,显然这有一个好的,为什么他们不搞呢?我们就在想原因。

通过发卡商业机构分析,卡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垄断性的企业发行的卡,一类是有某种特殊功能的企业发行的卡。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垄断性企业的卡。比如说加油,北京一定是中石化、中石油发的。电话是中国移动和联通,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坐地铁就更不用说了,不管几号线卡住了就不好了,这个没有选择,老百姓也很信任,没有问题,就是政府企业,但他们不是政府,他们是上市公司,他们是大型企业,他们的信用度很高,不用担心,预售的产品和服务,老百姓信得过。外国也有壳牌公司,为什么不发卡,它也有很多的电话公司?为什么不发电话卡呢?

另一类是发储值卡的企业,有一定的美誉度,某个健身的系统,餐厅的系统,有这样的美誉度,这样的情况有特殊的服务功能,这个特殊服务功能比如说足疗,这种特殊的健身,看牙,这都特殊的,所以这个必须得上那去才能有这个服务,一般的没有。所以老百姓会基本信任这个企业,愿意把钱提前存在那,我们说在一些像北大、清华附近那些餐厅,高级餐厅的打折卡都很贵,以万为单位起,每次请客去刷,吸引人去购买。也就是说任何有信任也能导致货币,这些服务部门在美国、日本、欧洲都有,为什么他们不发而我们发呢?我们有信用卡为什么在这儿还是要用他们的卡?

分析到此,我们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可能外国垄断部门没有我们垄断部门这么高,这是肯定的,我们现在油价比美国油价还贵,手机通话费比美国还贵。但是这种情况不但是部门垄断程度高,我们信用卡使用不完善,在美国出租车上可以刷卡,我们在北京出租车上能用信用卡结帐吗?我们现在是没有,还是用现金,美国是信用卡。

为什么垄断部门的储值卡跟银行信用卡在我们中国能够并驾齐驱呢?银行也是按期付款,使用14天的钱,15天还了钱就没有利息,这种是先把钱存了,然后再消费,这两个方法是反的,我们为什么还愿意做这种储值卡呢?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部门的储值卡对老百姓的好处并不是太多,而信用卡的好处是多的。可能有一个解释,就是方便。信用卡他们也很方便,所以不能完全解释。其他原因契约是一种原因。契约有个人、商店、银行,三个主体他们之间有三种契约,银行跟商家叫做加盟店,商店跟消费者也有契约,接受我这种信用卡,消费者跟银行还是有信用,银行先开户,办手续,领了信用卡才行,三种信用都有了以后,就建立起来了。商业机构的储蓄卡的合同关系是两个主体,商业服务机构,消费者,一种合同关系。银行只是走帐,银行信用卡钱基本上是银行的,银行跟你之间发生关系,不跟商业机构再有什么关系,完全是不一样的。

在我们国家为什么储值卡会有契约的优势环境呢?因为我们国家在消费机构发卡时,钱是先进商业机构的帐的,我们拿钱把这个东西进入地铁公司,到足疗先进了足疗店,到参观钱先进了参观,没有进入银行的窗口,这些店收足了钱,转到银行开到帐户,那是他的钱,不是银行的钱,商业机构就可以选择做其他的资金安排,地铁公司收了很多很多的钱,超市收了很多很多的钱,不一定马上就能采购货物,几万块钱花一段时间,除了贷款还可以借贷,多开门店,到银行去借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商业机构贷款难的情况下,把储值卡的方式,就是一个投资渠道,这在外国可能没有这么难的投资和贷款的情况,只要信用度够了就有,我们这儿不一定。比如我们买车要摇号,买房子只限于买一套,人家现在的房子巴不得你去买,我们多贵的房子只能买一套,等等。有一些限制就不一样,所以到银行借钱不容易。

现金是比较通俗的,有钱在手上就有优势,在交易中就会有主动权,然后就有决定权,这个决定权就说明你说得算了,过去有一本书叫做《现金为王》。在中国是这样,在外国并不是这样。钱在你帐上存着,你不能一天把钱用完吧,用完了,银行就可以贷款了。这个就是这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把权利让给你,在国外没有这个可能。因为在国外,银行和中国一样是受到严格监管的,开银行不容易,银行倒闭也不容易,开个足疗店不容易,足疗店关门也容易,银行不能马上开,也不能马上关,关的时候政府会考虑救不救。

在中国也是这样。中国这套体系借鉴了外国,银行有监管部门,证监会、银监会,国外也有,也有专门的法律。储值卡部门,就像我说的足疗店,餐厅都是一些工商部门监管,市场监管部门监管,跟银监会、证监会有什么区别?前者是办业务先得到批准,给许可才能做,足疗点发卡不需要到工商部门去登记,在这儿卖,有人买就可以了,发卡会员愿意买就可以,不需要去申请,但银行要发银行卡,首先得得到批准,这是不一样的,银行监管的法律也非常多。

在严格的监管下,银行提高了,法律提供了保障。在中国其他的环境,像我说的贷款难,结算关系现金在银行控制,不在企业控制,自由度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有这样好的监管条件,但是由于商家比较麻烦,商家自己还是发卡。开个餐馆,开个嘉禾一品粥,北京有180个店,你在国外嘉禾一品粥不发储值卡,谁知道你明天关不关?所以他们用信用卡结帐,我们不会。每个人的款额不大,消费永远是吃的,这么多餐馆,全世界餐馆都没有中国餐馆多,中国人都有出去请吃饭的习俗。

工商行政部门监管。我们有两种服务商品是有的,一个是药品,一个是食品,这个是需要拿药证,食品是要经过食品卫生检查,除了这个之外都没有,我们最后这些东西靠消费者保护法,消协,这个力度差不多了,你可能胜诉,你可能曝光,但是拿不出钱,这个单位关了,找不到人了,就有办法了。这种情况下,从风险上比较不用说还是信用卡用的更安全,因为信用卡是记名的,用的时候有密码,可以挂失,储值卡像现金一样,谁拿到都可以用,但是为什么明知如此还要用呢?因为我们的环境不一样。

我们大量的商业部门发的部门货币现象就是并非我们企业信用比外国好,也并不一定产品质量高,或者我们物美价廉,主要还有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更大了,我们除了帐先进谁,后进谁的帐的差异之外,我们还有另外的环境,就是它方便转让和馈赠,信用卡不方便转让和馈赠。商业机构储值卡不记名是一个好处,不挂失就可以转让、馈赠,可以作为福利发给员工,作为礼品发给客户,作为感谢的酬金可以发给某些相关单位,这个在国外不是太普及,这些东西都有严格的规定,某些美国的大公司送礼都不超过200块,请客不超过200块,在日本请客全是自己掏,他们有一个好处就是工资高,我们这儿工资低,请不了几顿一个月工资没有了,日本很奇怪,一个教授请不起,拉着几个教授一起请。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不能用他们的公款请我们,我们要来一个客人我们得报销,不报销这工资怎么够。这完全是文化不一样,这是很大的差异。

由于我们的文化,各个地方的卡都多得不得了,问题也就多了。我们看到的都是小问题。比如有一个健身房发了储值卡,突然关门了,没有公证,没有告示,之后找政府,原因是把钱外借,有的甚至从事房地产开发去了,这就出问题了,然后就到电视台、报纸去报,报有什么用?打官司能赢吗?很难,同学们都是学法律的,要一个纸胜诉,没有什么太大意义。银行吸收了存款,它的管辖是很难的,银行有我们储值的存的款,存款储备金是中央银行限制的,贷款利息上线是中央银行限制的,银行贷款的限定是政府限定的,我们那些店干什么没有限制,贷款的范围必须符合国家政策的指导,我们不能贷,这些好多好多限制,这个在国外也是如此。

看看对中央银行的功能的影响。卡如果再多再丰富的话,会使中央银行的功能会弱化,它调节不了这么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油,这三家掌握货币,也不打折,在市场这么大量的用,会相当的影响。在中央银行无法调节的状态下,我们就要考虑它的问题了,为了便于流通?还是要减少风险?这两个就要权衡了,风险管的太严就不便利,如果流通的话,信用就没有监管,可能消费者会受到一部分的侵害。你今天去消费,明天可能关门,消费者的保护就滞后,市场经济也承受着愿者上钩的经济。处于弱势的永远是消费者,就是自愿的也不能这样做,所有的都是这样。所以法律的缺失使得市场的监管成为一个空白,规模越大,空白越显示出来。这个案件法院加大了,抱怨再多了,报告通过的支持率就不够了,实际上根本不是法院的原因,根本原因就是这个东西得从头管,不管就出问题。

货币跟银行卡捆绑了,既可以用银行卡,又可以用货币,货币跟金融机构之间也开始谈判,开始互相之间的交易,甚至跟电信网络又开始结合了,你就放在我手机芯片里面算了,然后就交钱了,手机可以干这些,吃饭拍一下,足疗用手机拍一下,这个完全是有可能的,就看移动公司有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把他们都说服,真的有一天消费者就带一个手机,护照、钱包、信用卡什么都不用带,就完全的可以消费了。这种超级垄断,可以把银行,将来可能,如果不管的话,移动公司就变成中国最大的非金融机构的部门货币的单位。

《刑法》有扰乱金融秩序罪,还有银行有关的银行卡管理办法,量管得着吗?管不着,这不是非法的,这很合法的,公开,大张旗鼓的发,这肯定管不着,但是以前可不是这样,我举一个例子,以前在中关村有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极其聪明,他就发现北京数千家中小餐厅还用现金收款,于是设立中小餐馆的收款机,做任何一个东西,必须再收款机上按一下,直接给我打一下就行,之后后台给你炒。但是这个机器比较贵,餐馆都是小买卖,给不起,他就发明一种打折卡,买了我的打折卡,这个客户到你的餐馆去吃,吃完了,钱就算还给我的,八五折的卡,在全市2000多家餐厅可以吃饭,都发了以后,这些人去吃,慢慢钱就回到公司了,但是当时被金融监管机构发现了,说你不是银行,不能发储值卡,你这样发市场就乱了,给叫停了。在当时这种情况不行,但今天完全放开了,都这样干,没有人再叫停了,今天的自由度比当年的自由度大得多了。

因此,网络上有高价回收购物卡的,单位发的福利不愿意用,就会打折卖了,那边就给你现金,比如五折就买了,八折再卖,这就变成了一种交易的手段了,具有有价证券的方式了。这种情况我们刚才说了。没有法规,只有契约,没有专门法规规范部门货币,我现在去吃饭,发现盘子越来越大,菜越来越少,饺子的馅越来越小,这些都不可能有事先监管,只能事后监管。政府对卡的余额,跟我们这种质量的问题都太多了。另外这些卡跟电子信息和网络联系在一起了,问题就更大了,病毒的问题,有网络安全的问题,防止黑客盲点漏洞,整个技术问题不复杂,但是这些技术漏洞就容易被一些部门所利用。消费者仅靠合同法的保护就太弱了,合作保护是事后违约才能做的,金融监管则是事先的。

我们再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各位都上淘宝网,现在多少人在上淘宝网?已经有4亿人,每天交易额是多大?20亿元,增长速度比移动电话的客户还要快,可能在今年年底,客户会涨到6亿到7亿,交易额变成50亿,甚至是70亿,明年经过整整一年,2013年还要翻番,中国有多少年轻人,45岁以下的人都在加入淘宝网,淘宝网是什么?支付宝是第三方担保支付,在网上卖了,能不能收到钱,不知道,网银是只要淘宝网的客户才能互相买卖,货只要你发出去了,就能记录,过了一定日期,不给制订,给会扣钱的。美国网上还是用信用卡去付,开专门的网站,开了以后,在上面买东西,必须把信用卡先告诉他才能开通,不给信用卡号码,把不给你开的,非常非常奇怪,而且我用中国银行的卡给他,他不用,国际的卡才能用,人家非常的害怕,无形中就被人刷了,不动不行,完全都是这样的。我们不行,我们现在提供了我们银行不能做,网银为什么不能用银行卡支付?也可以,但是没有第三方担保的意义。

最后,我简单归纳一下。第一,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了货币大规模的被各个部门圈起来的情况。但是他们不是银行,也很少有法律来规定,也没有监管部门来监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二,垄断信用会导致部门货币。第三,部门货币已经很常见了。第四,部门货币的发展或许有利于市场繁荣,也确实是如此,消费繁荣起了很多的便利作用,也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金融关系非常的复杂,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就会很大,我们在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我们不能光看他有利的一面,发生爆炸的时候,风险会涉及到更多人的问题。第五,法律上必须要跟进,参照信用卡的办法,商业银行法的办法,权利和责任、风险挂钩,使他们对等,一旦出现问题,法院也有办法去管理,否则就会很麻烦。

以上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很不成熟,属于抛砖引玉,尤其是经贸大学,金融贸易法律知识很强的,我说的话题主要是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现在浸染到这个环境当中,我们是否可以重视?可能会比我们的一些概念研究更有用,解决问题,就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开始。因此我提供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供大家交流。欢迎大家批评!谢谢。

提问与回答(略)

王军:按照惯例,我来做几句点评,谈一点感受。今天我们荣幸地请到了大师级的吴志攀老师。今天吴老师谈的很具体,使我想到“问题与主义之争”。在这儿我想发几句议论。像吴老师这样的权威学者,在做了20年或者30年的学问之后,究竟是应当重点研究抽象问题呢,还是应当研究比较具体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请过苏力老师,谈的话题也非常具体。所以我想到了这个问题,即胡适在当年说的:“多谈点问题,少谈点主义”。这确实是我们始终要思考的问题。所以我想问吴老师:在金融学界召开的纯粹业务性质的会上,您谈法律问题还是金融业务问题,即业务问题您谈不谈?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潘维大教授来我们论坛时,对实务方面的问题也谈,例如谈了转基因技术的采用对现在保险业的影响。这是很具体的问题。其实谈抽象的问题也可以使我们有收获,具体的问题也使我们有收获,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我现在还是抱着一种好奇心,能不能说搞金融法的人,他的思路是比较具体的,因为金融一定要解决具体问题,谈的太抽象了,就没有人听你讲了。还是吴老师您个人喜欢谈较具体的问题?或者是,北大的老师,一般比较喜欢谈具体的问题?

总而言之,我们今天听的很生动,很解渴,讲了一个使我们能听懂的话题,大家觉得比较轻松。今天各种各样的“卡”,有点像乡下私搭烂建的房子,需要限制,有的可能要去除。按照我的理解,其中至少有两大弊端:第一是圈走了银行的资金,造成了货币在国家金融体制外的循环。再有就是对消费者的保护问题,比如我买了刷汽车的卡,本来可以刷10次,当我刷到第四次的时候,发现这个老板已经换了;如果金额很大,损失就会很大。我理解至少有这两大弊端。“卡”本身是不是一个好的东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好东西,有打折的功能、便利的功能。通过这个话题,我们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我们今天的立法滞后这样的现象。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吴老师的精彩讲座!

(完)

收藏本文章    |    复制本页地址    |    顶一下(2)    |    踩一下(0)    |    更多法律讲座    

网友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点击更换
登录 (请登录发言)
深圳市贵州商会
服务团队
秘书长 王弟伦 秘书长 王弟伦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外联部 金素文 外联部 金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