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粤港澳新闻 > 广东
分享到:

2011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三大专题论坛开讲,洋顾问给广东支招

时间:2011-11-16 14:57:16    |    信息来源:深圳市贵州商会    |    发布者:admin

日本两巨头瞄准广东“云计算”

昨日,2011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进入第二天,举行了“增创金融与科技融合新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智造先行深度融合再创辉煌”和“保险,让生活更幸福”三场专题论坛。论坛上,洋顾问、政府、高校、业界精彩互动。

在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的“转型升级智造先行深度融合再创辉煌”专题论坛上,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会长(董事长)间塚道义在主题发言中首先提到感谢。在上台以后,他先向全场深深鞠了一躬。现场大屏幕的PPT里用红色的汉字写着“感谢援助赈灾东日本大地震”。下面是一行小字:“孟子古训‘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间塚道义用日语大声说出屏幕上的话,解释道:“孟子的意思是说朋友之间应该推己及人,互相帮助。”当这番话通过同声传译机传到台下几百名中国听众的耳朵里时,他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间塚道义发言的主题是《生产力的提高与IC T服务产业的发展》。这才是富士通的专长。总部设在日本东京的富士通是以IT服务为核心,横跨计算机平台和通讯设备、软件与服务、半导体待腻子器件三大领域的综合服务供应商。

论坛上的另一位日本企业家川村隆是日立集团董事长。他的企业是日本最大的综合电器、电子产品公司。他演讲的主题是《日立的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事业战略》。在演讲的最后,这位72岁的白发老人表示:“广东具有非常强烈的发展意愿,我们也希望助广东一臂之力,请大家一定给予我们信任和机会,谢谢关照。”他也深深鞠了一躬。

两人演讲的主题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他们都提到了“云计算”。这种旨在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的技术,是两家企业未来事业的重点。而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广东,需要整合和利用的信息资源不计其数。间塚预测,两年以后广东的信息产业产值将翻一番,而他的公司将为这个目标提供“因地制宜的新的服务”。和间塚一样,川村也说,他们为广州提供了“最适宜当地发展的技术服务”。

在此之前,日立公司已经和广州知识城合作开发了“智慧广州”的核心技术“云计算”,而富士康公司也和佛山南海共建了富士通华南数据中心,将通过“云计算”为该地区提供信息服务。

建议

广东经济如何借“金融”与“科技”合力崛起

保险巨头C EO开出5剂“药方”

产业升级转型是这次“外脑会”上提得最多的词语,广东面临的产业转型如何在“金融”与“科技”合力作用下走得“更高更远”?昨日上午,世界500强“大佬”、这次与会的三大保险及证券公司的一把手在“增创金融与科技融合新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论坛上开出各自妙方。

中小企业融资难积病已久,一贯以“制造业大省”著称的广东目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更是备受关注。MS& A D保险集团控股公司董事总经理兼C E O江头敏明说,美国“9·11”后全球不少国家都进入经济低迷期,只有中国的G D P连年高速增长,他认为民营企业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江头敏明认为,民营企业尽管拥有高新技术和不断做大的强烈意愿,但常因缺乏资金而止步不前。他认为政府应建立融资平台,公共部门应该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经营及制定计划给予指导。

对此,江头敏明开出五剂“药方”。他认为,一是要建立一个抵押或担保的“快速通”,同时制定诸如“抵押权”这样的基本规则;第二,公共机构应定期检查经营者的销售情况,并设立人才库以满足骨干企业对人才的选用需求;第三,政策应该明确,高新科技企业、环保企业可以优先分配资金;第四,允许民营企业以一定期限固定利率的方式进行融资;第五,由于出口渐多,贸易保险制度也应随之完备。

有与会人士现场提问:当前的PE(私募股权基金机构)和V C(风险投资机构)在宏观经济中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矿产等传统行业上,如何通过激励手段来让这些资本“转移”到支撑高新科技的产业中去?

忠利集团财务部总经理布鲁诺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银行和当地金融机构应当致力于平衡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协调发展。他认为应该协调好本地公司本地经济利益、投资方利益、公司管理层利益三方关系。布鲁诺说,设定一个金融杠杆率非常重要,“提供融资时要有限额,控制风险,注重效益,融资结构不能太高风险,杠杆率不能太高,要知道这个投资要在中长期内可以保证,并促进中长期内的资金支持”。他认为这些因素的混合与平衡可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让本地经济更具国际化视野并更好进入国际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

国家应尽快推出巨灾保险

“中国应尽快推出巨灾保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昨日出席“保险,让生活更幸福”专题论坛时建议。他介绍,巨灾险并非新鲜事物,从提出到现在已经12年,迟迟未能建立的原因在于“好了伤疤忘了痛”。

目前国内已有保险公司开展地震险业务,但没有巨灾险。对此,魏加宁认为,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频繁、灾害造成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中国有必要建立巨灾保险。

巨灾险并非新鲜事物,1998年洪灾之后被提出,至今已有12年。2008汶川地震之后的保险赔付仅16.6亿元,与地震造成的损失相比杯水车薪。魏加宁提到,迟迟未落实巨灾险建设,因为“往往是大灾来临时,人们对巨灾险的呼声就日益高涨;灾害一过去,就好了伤疤忘了痛,直到下一次大灾来临”。他同时提到,巨灾险建设到去年已有突破性进展,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启动了巨灾险研究课题,2010年成立了巨灾保险制度研究小组。

日本有地震保险,美国佛罗里达也建立了飓风巨灾保险制度。依据国外经验,巨灾保险体系的核心都以非盈利机构承担,但我国尚未建立非营利机构的法律框架。魏加宁认为,巨灾险的建设和推进,需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也需要制度上的保障。

收藏本文章    |    复制本页地址    |    顶一下(1)    |    踩一下(0)    |    更多广东    

网友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点击更换
登录 (请登录发言)
深圳市贵州商会
服务团队
秘书长 王弟伦 秘书长 王弟伦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外联部 金素文 外联部 金素文